据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开信息显示,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于2025年8月1日正式提交“Macrohard”商标注册申请(序列号99314877)。申请费用为2300美元(约合人民币16569元),涵盖两个核心商标类别。
早在7月14日,马斯克便在X平台暗示xAI正在筹备一家专注于编程与图像/视频生成的AI Agent子公司,并以“这是一项宏大的挑战,你能猜出这家公司叫什么吗?”引发公众猜测,当用户在评论区提及“Macrohard”时,马斯克以眨眼表情回应。
从命名逻辑看,“Macrohard”显然是对微软(Microsoft)的精准戏仿——用“Macro(宏观)”替代“Micro(微观)”,在读音和拼写高度相似的基础上形成强烈反差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商标申请采用标准字符格式,不涉及特定字体或颜色,为未来在多领域的品牌扩展预留了空间。
根据之前马斯克披露的规划,这家以“Macrohard”命名的子公司将聚焦“运营数百个专注于编程与图像/视频生成的AI Agent”,而这恰好是微软涉及到的业务领域,例如微软的GitHub Copilot已成为全球程序员的重要工具,Bing Image Creator在图像生成领域也颇具竞争力。因此,“Macrohard”不仅是品牌层面的调侃,更预示着xAI或将在AI应用层面对微软发起直接挑战。
“宏硬”、“巨硬”、“微硬”
怎么翻译信达雅?
另一方面,“Macrohard”的中文翻译同样值得探讨。整体来看,可以考虑译作“宏硬”“巨硬”“微硬”三种,每种译法都与“微软”形成呼应。
其中,“宏硬”直接对应“Macro(宏观)”与“Micro(微观)”的对立,强调规模上的差异,同时保留“硬”字与微软名称的关联;“巨硬”虽突出“Macro”的宏大感,与“微软”形成字面意义上的反义词,但因“巨硬”在口语语境中可能引发不雅联想,存在争议;
“微硬”则通过“Macrohard”谐音制造双关效果,既与“微软”形成文字上的贴近,又规避了“巨硬”潜在的“不雅联想”,因此被部分媒体选用。
目前,“宏硬”这一译法已在部分中文媒体中形成共识,有部分科技媒体在报道中明确使用“宏硬”,并将其与微软的“微软”对比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商标注册方xAI尚未公布官方中文译名。
马斯克与比尔盖茨恩怨已久
“Macrohard”商标名称背后,是马斯克与微软创始人比尔·盖茨长达十余年的恩怨纠葛。
2022年,据马斯克传记披露,盖茨曾持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特斯拉空头仓位,这一行为被马斯克视为“在特斯拉最虚弱时刻押注其倒闭”;
2023年末,马斯克在X平台公开抨击盖茨,称其做空行为导致普通投资者受损,并直言“据我所知,他仍在押注特斯拉倒闭”;
2024年12月,马斯克甚至以“若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,盖茨可能破产”作为调侃。对此,盖茨虽在2022年回应称“做空股票并未伤害特斯拉”,但两人关系已陷入冰点。
在电动卡车领域,马斯克主导的Cybertruck与盖茨支持的Nikola电动卡车项目存在直接竞争,两人曾就电池技术路线、市场定位等问题隔空互怼;在AI伦理方面,盖茨长期警告AI可能带来的失控风险,主张建立严格监管框架,而马斯克旗下的xAI却以“突破技术边界”为目标,双方在AI发展理念也存在分歧。
2025年5月,盖茨公开批评马斯克在担任美国“政府效率部”负责人期间大幅削减对外援助预算。称其“害死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儿童”,对此,马斯克在X平台直接回应“盖茨就是个骗子”,并暗示其慈善行为存在避税动机。
本文源自三言Pro
相关教程
2025-05-22
2024-03-02
2024-06-18
2024-05-12
2025-05-23
2024-06-20
2023-10-25
2024-05-06
2023-12-29
2025-08-05
2025-08-04
2025-08-04
2025-08-03
2025-08-03
2025-08-03
copyright © 2012-2025 雪花家园 m.xhjaty.com 版权声明